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用“民生温度”破解暑期儿童托管难
2025年08月08日 19:45:5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今年暑假太省心了!镇上的托管班不仅管娃,还教知识,我们上班安心多了!”“孙子在这里不玩手机了,还认识了新朋友,这托管班办得比自家还贴心!”……8月8日,在乐山市沙湾区嘉农镇的街头巷尾,群众对镇上举办的暑期儿童托管班赞不绝口。这份让家长安心、孩子开心的“暑期答卷”,正是当地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机制结出的民生硕果。
协商破题:从“急难愁盼”到“靶向发力”
作为沙湾的工业重镇,嘉农镇聚集了大量企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每到暑期,“孩子谁来管”就成了萦绕在家长心头的难题——有的夫妻双双加班,孩子独自在家面临安全隐患;有的老人无力管教,孩子沉迷手机导致学业滑坡。“能不能让娃有个好去处?”“谁来帮我们照看下孩子?”群众的诉求引起了嘉农镇政协联络站的高度重视。
“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协商的方向。”区政协委员、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协联络站站长张浩说。在区政协的指导下,镇政协联络站迅速行动,组织驻镇市、区政协委员和协商议事会成员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通过走访村、社区和企业,与上百名家长面对面交流,最终梳理出“托管场所缺、师资力量弱、课程设置单一、安全无保障”4大类核心问题。数据显示,全镇6—12岁儿童中,近300人有托管需求,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45%,“安全、专业、普惠”成为家长们的共同期盼。
多方聚力:从“会上协商”到“落地有声”
“场地可以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的闲置空间。”“我们能发动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辅导员。”“课程要兼顾学习与兴趣。”……在区政协会同镇政协联络站开展的以“破解暑期儿童托管难”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上,驻镇市区政协委员、镇村干部及团区委、区关工委等区级部门代表、家长代表围坐一堂,共商儿童托管面临的实际问题。经过多轮协商,最终达成“由镇政府牵头,整合资源打造公益性‘小太阳’暑期托管班”的共识。
共识既定,行动即随。嘉农镇打出“组合拳”保障托管班落地。在场地保障上,协调嘉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童伴之家”等场所,配备课桌椅、图书、体育器材,安排专人负责每日消毒和安全巡查,制定防汛、消防等应急预案,让家长“送得放心”。在师资保障上,组建由1名专职“童伴妈妈”、10名大学生志愿者、2名关工委“五老”成员、5名村(社区)干部构成的服务团队,分工负责作业辅导、文体活动、安全管理,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在课程设置上,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设作业辅导、手工制作、体育游戏等基础课程,同时融入农耕文化体验、红色故事宣讲等特色内容,让孩子在托管中“学有所获、玩有所乐”。
民生答卷:从“托管无忧”到“民心凝聚”
“小太阳”托管班自7月开班以来,已接收63名儿童,服务时长超120小时,家长满意度达98%。在嘉农社区活动室里,孩子们或在志愿者辅导下写作业,或跟着“五老”学剪纸,或在户外开展趣味运动会,昔日的“监护真空”变成了“成长乐园”。
“以前上班总想着家里的娃,现在送到托管班,有人管、有人教,我们干活更踏实了。”外来务工人员张志琼的话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更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孩子从“沉迷屏幕”转向“爱上课堂”,有的还在手工比赛中获了奖,自信心明显提升。
“‘有事来协商’不是终点,而是服务群众的新起点。”嘉农镇政协联络站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暑期托管服务成效,总结经验模式,推动暑期托管从“临时举措”向“长效机制”转变,让政协协商的力量始终扎根基层、温暖民心。(图文由沙湾区政协提供)
编辑:张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