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区:春耕“送技献策”正当时
2025年04月18日 17:35: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三月的金口河,田间地头一片忙碌。近日,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开展送农技农资下乡活动,围绕中药材、粮食、蔬菜、畜禽、水果、农机、农资等服务发力,深入田间指导农业生产,高山峡谷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农技服务强企惠农
在田间地头,省市农业专家和本地“土专家”针对不同作物生长特点,现场讲解种植养殖技术。从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到田间管理,农技人员一对一“把脉开方”,重点围绕川牛膝、黄连、黄柏、生猪、肉牛、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蓝莓等特色产业“送技献策”。
“以前遇到病虫害只能干着急,现在专家直接到地里教办法,心里踏实多了。”村民马大姐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出动农技人员87人次,深入178家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解决技术难题64个,惠及农民3572人次。
农技培训强基固本
除了田间指导,农技部门还通过集中培训、发放资料、现场答疑等方式,为农户送上“政策+技术”大礼包。在肉牛养殖培训班上,农技人员不仅讲解了养殖防疫技术,还详细解读了农机购置补贴、有机肥补贴等政策;在中药材种植现场,农技人员手把手教农户分辨优质种苗、掌握规范种植流程。
今年以来,全区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3期,累计开展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农机购置补贴、蓝莓加工等政策宣传6场次,培训农民51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实用技术。
品牌培育延伸价值
在推进春耕生产的同时,金口河区正忙着为农产品“提质赋能”。围绕进一步延伸“金口金品”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价值链,落实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规范生产,农技服务突出质量监管和品牌培育拓展,做好农业规范生产技术宣传、服务和推广,推进中药材、高山蔬菜、蓝莓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标准生产、质量溯源等工作,组织“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指导服务经营主体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标产品等,提高特色农产品竞争力。
目前,全区已建成省星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4个、县级园区5个,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4个、区域公用农产品品牌1个、良好农业规范2个、有机产品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2个。今年计划新增有机产品5个、良好农业规范2个。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农技服务围绕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和安全性监测,聚焦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示范推广优质品种、适用技术和新兴业态,服务产业招商引资,做强药蔬果茶畜禽精深加工链,积极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科技直接服务农业的能力,将新政策、新品种、新科技、新机具、新模式、新理念送到车间田间,满足现实生产管理需求。
今年以来,共引进试验农业新品种292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8个,成功招引药茶果蔬精深加工企业2家,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除病防灾增产丰收
今年1月以来,金口河区多次遭遇寒潮、冷空气等低温雨雪天气,农业收成欠佳,经济效益受损。区农技服务中心重视防灾减灾,科学指导自然灾害防御工作,推广应用抗灾减灾技术措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围绕粮食生产深入一线开展病虫害普查、监测和预警,制定统防统治措施,开启“虫口夺粮”攻坚战。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病虫害调查13次,排查农田1.2万亩,发布预警信息20余条,推广抗灾减灾技术10余项,为粮食和特色产业稳产增收筑牢防线。
农资农产监管提效
“买种子要认准正规厂家,保留好购买凭证……”在各农资店和集市,农技人员一边发放农资识假辨假手册,一边向农户讲解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农资,引导经营主体和农户科学购买农资,确保农业规范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发放合理用药宣传单、禁用农兽药公告、假劣农资鉴别技术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资料600余份,接受咨询60余人次,严查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质量,确保农户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守护好“金口金品”的品牌形象。
从晨光初绽到夕阳西下,农技人员的足迹遍布金口河的山山峁峁。“我们多跑一趟,农户就少走弯路。”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萧秋林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推进技术下沉,让更多农户在春耕中得到实惠,为全年农业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图文由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马紫萝提供)
编辑:郭幸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