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隆冬时节,天气严寒,草木凋零,而位于大渡河畔的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安池村,1000多亩竹林苍翠欲滴,生机勃发。在翠竹形成的数公里幽廊环线中,不时见有游客休闲漫步。翠林掩映的“书香竹苑”精品民宿里,人头攒动,暖意融融。
“得益于区政协组织开展的以‘大力发展特色林竹,破解山区发展难题’为主题的‘有事来协商˙委员来帮忙’活动的支招,镇党委政府以‘竹’为纽带,将安池村境内的攀岩基地、硝斗岩瀑布天坑、竹林公社、精品民宿等景点串珠成线,形成特色旅游环线,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12月23日,面对前来督导“有事来协商”协商议事成果转化落实情况的市、区两级政协委员,牛石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协联络站站长龙美男不无感慨地说。
![]() |
这是区政协通过“有事来协商”助力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个镜头。今年以来,区政协认真落实省、市政协“有事来协商”工作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出新,通过创新载体、形式及内容,深入推进“有事来协商”工作,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和基层治理,受到广大群众真心点赞。
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区政协秉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理念,立足在镇、村和重点产业园区全覆盖建成的14个“有事来协商”重点平台,聚焦党政工作大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确定协商主题9个,广泛开展园区小协商、田间微协商、院坝随协商,有效缓解太平镇春茶采摘用工荒、福禄镇春耕生产用水难和踏水镇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缺少技术支撑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个。
![]() |
以小“主体”助力大发展。区政协坚持开门协商,通过发文邀请、自主报名、协商人才库抽选等方式,遴选参政水平高、代表性强的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行业专家、乡贤能人等各界人士200余人参与“有事来协商”活动,以小“主体”助力大发展。组织市、区政协委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群众“提”、委员“议”、专家“评”,推动轸溪镇320余亩有撂荒风险的土地种上粮食作物、沙湾镇1000亩低效林经改造发展冷笋产业、福禄镇200亩电站建设复垦地种上香葱等特色蔬菜产业,促进15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以小“平台”发挥大作用。区政协在政协委员中开展“委员群众面对面·履职为民心连心”活动,将34名下沉沙湾区的市政协委员和151名区政协委员沉入9个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和92个村(社区)履职,积极服务基层决策、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助力解决沙湾镇发展中药材产业无加工厂、牛石镇“铜河文化博物馆”布展实物难收集、葫芦镇地质灾害点治理涉及村民青苗处理不及时影响工程进度等问题16个。
![]() |
以小“业绩”彰显大成果。组织政协委员和业务主管部门,强化对“有事来协商”协商议事成果办理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确保盯到位、抓到底,构建“工作闭环”,促进葫芦镇江村兴建蓄水池解决50户群众季节性缺水、嘉农镇王场村由村境内企业捐资整治500米烂路、沙湾区粮蔬现代农业基地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促进1000亩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29个协商成果得到有效解决,以协商的实效让基层群众感受到协商行得通、成效好、真管用。
“人民政协为人民,服务基层治理当先行。”区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区政协会同各镇(街道)政协联络站,依托“有事来协商”平台,紧扣各镇(街道)中心大局,组织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8场次,助力解决群众实际问题98个。下一步,区政协将围绕解决基层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会同各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因地制宜开展“有事来协商”活动,把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为发展农村致富产业和基层治理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在推动沙湾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供稿/供图:沙湾区政协委联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