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2024年,乐山市沙湾区政协认真落实全国和省、市政协要求,把“助力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以下简称“双助”活动)作为“同心共建现代化沙湾”专项行动的重要抓手,找准“双助”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突出“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充分调动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委员的积极性,奏响乡村振兴“同心曲”,取得良好成效。
![]() |
强化组织领导,“一盘棋”统筹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协“双助”专项活动部署要求,坚持高标谋划、真抓实干,有力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实现宣传动员全覆盖、委员参与全覆盖、台账管理全覆盖,确保活动“助”有保障、“助”有抓手、“助”有措施、“助”有实效。一是谋划部署到位。区政协召开党组会2次专题研究“双助”活动,制定《2024年“助力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以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为组长的“双助”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工作牵头专委,明确工作目标、重点内容和具体措施,并召开由各专委会、镇(街道)联络站和市区政协委员代表参加的专题会,对“双助”活动予以安排部署。二是措施保障到位。持续落实主席会议成员挂联、联络站协调、志愿服务、评比表彰“四个机制”,坚持用好专题协商、有事来协商、视察监督、社情民意“四个平台”,把“双助”活动作为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一项重要履职任务。三是督促指导到位。坚持每季度收集各专委会、各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双助”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工作开展好的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市区政协委员予以通报表扬。四是宣传引导到位。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双助”活动开展情况。现已在《人民政协报》《四川政协报》《乐山日报》等主要媒体及网站刊发“双助”活动新闻宣传稿件12篇,在市、区电视台播放“双助”活动专题新闻2次,展现了政协委员时代风采。
![]() |
坚持协调联动,“一条心”合力推动。始终把“双助”活动放在“同心共建现代化沙湾”专项行动的大棋盘下来思考谋划,各专委会和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广大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强联系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市区政协领导积极参与。市政协主席和各位副主席深入太平镇、福禄镇、轸溪镇等地开展田长制、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耕地保护及森林防灭火等工作调研;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坚持每季度深入联系镇(村)开展专题调研,实地了解各镇(村)在“三农”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同区级相关部门共同商讨对策,促进精准施策。二是各专委会、各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协同推进。围绕全区中心大局,各专委会和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共同承办“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农产品公共品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专题协商。各专委会把“双助”工作纳入委员小组活动,组织委员到现代农业园区调研,开展“我为乡村振兴献一策”活动,定期收集分析各委员开展“双助”活动情况,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各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加强与委员的联系,及时收集各村在“三农”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向下沉村的市区政协委员通报。三是市区政协委员切实履职。广大市区委员认真落实“八个一”要求,主动下沉联系村(社区)和企业,了解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和开展小微协商等方式,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0余个,为产业发展支了招。
![]() |
聚焦工作重点,“一股劲”提质增效。认真落实市、区重大决策部署,把打造天府粮仓、发展特色产业、做强农业园区、壮大集体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等作为“双助”活动的重要内容,力求通过活动出“破题”思路,找“破冰”办法,提“破局”建议。一是围绕粮食安全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组织委员深入粮蔬基地开展调研,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14条,发动委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养技术培训8场,助力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2万亩,完成大小春粮食播面14.98万亩。二是围绕园区建设助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协助各部门整合涉农资金3.4亿元,建成标准化造纸竹林基地3.4万亩、标准化食用竹林基地2000亩,助力建成年产3万吨的高档生活用纸生产线,为打造“纸塑品”加工园区奠定坚实基础。市政协委员袁洪3次深入沙湾镇二峨山村调研,指导林竹产业发展,协调落实资金100余万元,助力沙湾镇林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区人才办积极落实委员建议,引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4所高校院所博士12名,建成产业博士工作站4个,林、竹、稻、菇产业智力支撑实现全覆盖。三是围绕发展集体经济助力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动市区政协委员人才优势,积极为村集体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开展产业技术指导52次,开展委员“村事来商量”36次,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产增收,集体经济股份量化完成率达100%,登记赋码完成率达100%。四是围绕和美乡村建设助力城乡融合发展。紧扣区委 “一主一副两带”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布局,组织市、区政协委员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紧扣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产品品牌打造、低收入群体生活保障等民生关切积极建言资政,开展“有事来协商”15次,报送社情民意6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70余个,助力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5个、示范村3个、精品村1个。(图文由沙湾区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