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中区全力抓好国家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2024-09-03 20:2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乐山市市中区2020年列入了国家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该区坚持以“信息化管理”为主题,突出数字交通、智慧交通等特色亮点,不断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机制,责任落实到位,组织保障有力,工作推进有序,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聚力优制,夯改革之基

2020年,市中区成立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党组成员担任办公室主任,区交通运输局、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各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成员。成立工作专班,畅通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各镇(街道)权责清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高效协作,形成了良好的改革试点工作运行机制。 

图为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资料 

图为市区两级相关工作推进会议

着力优质,固改革之本

市中区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乐山市市中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通过三年努力,“路长制”全面推行,开发并推行“路长制”APP,实现实时巡查管理和统计分析;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体系健全,每个镇(街)均配备了养护洒水车,形成“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管理养护运行机制,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占比达90%以上。制定并印发《乐山市市中区农村公路养护考核办法》,加强督查考核,将考评结果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经费分配使用等相挂钩,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比学赶超、养护建设双促进的农村公路管养浓厚氛围,农村公路出行品质相比之前传统管养模式有效提升30%以上。

图为“路长制”手机APP页面

图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效

全力优智,强改革之效

市中区全力搭建智慧化公路管养平台,投资240万元建设“乐山市市中区智慧交通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涵盖“建、管、养、运、安”五大板块,包括远距离智能射频芯片、便携式车载路面状况采集终端、智能预警设备、物联网智能异动监测设备等硬件设施和路产状况智能化监控、养护业务管理系统、应急保障管理系统、路长制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客运管理、智能统计分析管理等13个软件子系统,服务内容涵盖道路轻量化检测服务、物联网智能监测服务、智能光感预警服务、车载视觉AI数据分析系统服务等内容。在市中区的带动下,乐山市9个区(县)建设了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平台,占比达82%,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引入物联网智能控制器。市中区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智能控制器应用,管养巡查人员仅需使用配备相应功能的移动设备,即可对沿途各类交通资产进行实时监控。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将自动发出告警信息,定位追踪功能可精确掌握每一项资产的地理位置和当前状态。

引入轻量化检测设备。将“雪亮工程”等视频资源整合进智慧交通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全方位监控,引入轻量化自动检测设备,实现路面病害的全自动识别与标注,采取自动“派单”方式,分发任务到责任单位,整治完成后上传照片审核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

引入智能异动监测系统。在事故频发和地灾易发区的公路安保设施上部署了最前沿的智能异动监测系统,集成了最新的传感技术和智能分析算法,能敏锐地检测到任何异常,并通过高效的无线通信技术将警报信息即时推送至相关管养人员和中央管理系统。配套的声光报警装置同步启动,利用先进的声光信号技术对来往车辆和行人进行即时警示,实现对公路设施状态24小时无人化实时监控,标志着市中区道路安全防护技术水平进入了一个新高度,为市中区公路交通安全高效运作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市中区道路交通安全构建了一道坚固的科技防线。

图为交通综合管理系统首页 

图为路产管理子系统页面 

图为公路护栏撞击报警设备

(供稿:乐山市市中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