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在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文店村,每逢初秋,满山坡的核桃果实挂满枝头。看着自家核桃树枝头年年结满“致富果”,村民们感慨地说,“以前这一片都种的其他,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只够家庭生活,幸好在凌志平的带领下,大家将这片土地改种成了核桃树,如今核桃树成了‘摇钱树’,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
凌治平正在嫁接核桃
凌治平是和平彝族乡迎春村人,最初是一名核桃零售商,但由于金口河没有规模化核桃种植产业,全靠村民自家小规模种植,导致金口河核桃产业种植分散,规模小,产量低。在核桃收获期,凌治平起早贪黑走村入户收购核桃,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却也没有挣到多少钱。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云南了解到核桃规模化种植后,2011年,凌治平开始引进各类核桃苗进行试种,最终“金丰一号”核桃完美适应了金口河的气候条件,在这里落地生根。2014年,凌治平便成立了金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在和平彝族乡、共安彝族乡建立了三处核桃种植示范基地。
随着合作社的成立,凌治平带着胜利“果实”,号召村民们和他一起种植核桃,让更多群众加入到核桃种植这个致富产业中,然而,让凌治平没想到的是,要让老百姓放弃传统种植农业改种核桃是一件这么难的事情。
“那时候,大家都想着,如果失败了,不仅钱没挣到,自家的农产品也没种成,所以很多人都不同意我的提议。”凌治平说道。
为了打消老百姓的顾虑,凌治平主动邀请农户到自家的核桃基地参观,并自掏腰包带领他们到外地学习核桃种植技术,让大家真实感受到种植核桃的收益和成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了这个致富行业中。
有了村民的加入,凌治平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流转农户土地,推广核桃种植、管理技术,提供核桃收购服务,实现合作社发展壮大与农民稳定增收双赢局面。就这样,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乡村焕发出了新活力。
![]() |
村民正在采摘核桃
“我将自己家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平常就在山上负责管理核桃果园、采摘核桃,一年能增加两三千元的收入。”共安彝族乡文店村三组村民兰联芳开心地说道。
如今,在凌治平的带动下,全区已有320余户种植户加入到金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解决周边3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合作社也从最初的400亩发展到了如今的1800亩,年产值达100余万元。金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也成为了金口河区核桃种植龙头企业,同时也是金口河区核桃产业科技推广、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基地。金口河的核桃颗大饱满,深受市场追捧,目前已远销辽宁、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广州、湛江、重庆等地。
在凌治平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继续谱写丰收的愿景。凌治平曾多次获得乐山市“爱心奉献奖”,并先后获得省、市、区“优秀致富带头人”和“勤劳致富模范”,还获得了“市级龙头企业”称号和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
“一人富裕不算富,大家富裕才是真的富,能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这是我毕生的追求!接下来,我将继续加大金口河核桃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促进合作社增收,带领更多群众致富。”凌治平说。(供稿:金口河区融媒体中心 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