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翻十几倍!峨边这里的村民喜丰收

2024-06-05 16: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采挖、去皮、晾晒......村民三五成群,挥锄采挖,围坐打理......近日,走进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巴溪村,一幅幅火热的丰收场景映入眼帘。

黑竹沟镇巴溪村位于大山深处,林地多耕地少,每年5月至6月,村民都会自发上山采摘中药材以增加收入。如今,村民将山里的中药材成功引种到房前屋后,产量高、品相好,经济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

“我们巴溪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为中药材采摘和种养殖。在采中药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巴溪村的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宜峨参种植,而且峨参的经济价值高。村上鼓励部分村民在房前屋后试种,经过数年的摸索试种,现在的种植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巴溪村第一书记胡永继告诉记者,目前村民种植的峨参亩产湿货达到八千斤左右,按市场价15元至18元每斤,亩产值可达10多万元,相比种植传统经济作物,每亩产值翻了十几番。如今巴溪村家种峨参150余亩,峨参种植已经成为巴溪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销路不愁的,现在大家都是晾晒成干货抱团卖给收购商,好卖得很!”巴溪村4组村民阿鲁苦哈表示,他今年种了一亩多地的峨参,亩产干货2000多斤,按照市场上干货40多元每斤的价格,能有几万元的收入,相比种玉米、土豆翻了好几番。

峨参又叫土田七,属地道中药材,根药用,其味甘、辛、微苦,性微温,无毒,具有补中益气、补肺平喘、祛瘀生新功效,主要含有苯丙素类、黄酮类、甾体类、脂肪酸类、有机酸类等有效成分。峨参属二年或多年生植物,一年撒籽,来年不需重复播种,种植投入成本小、收益高。眼下,村民将峨参采收完后,还将抢抓时机种植玉米等经济作物,实现一地双收。(供稿:峨边县融媒体中心 吴映辉 沈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