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作为全国产粮大县、乐山市唯一的农产品主产区县,近年来,井研县结合片区规划、因地制宜,大力推进覆盖宝五、千佛、三江、马踏、王村等5个镇、30个村的“百里粮油走廊”建设,全力打造“天府粮仓”的丘区样板。
在同心共建现代化井研的过程中,井研县政协始终坚持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开展“助力现代农业、助推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积极为井研打造“天府粮仓”丘区样板贡献政协力量。
“政协智慧”添助力
5月16日,在井研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正在与县政协委员、县委党校教师李兰英沟通协商提案办理情况。
在今年1月召开的县政协十届五次全会期间,李兰英等县政协委员联合提交提案《加快推进百里粮油走廊建设,助力打造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建议》,县政协主席会议将其确定为年度重点办理协商提案,由县委、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领衔督办。
“去年10月,县政协发布提案选题参考目录后,经过一番思考,结合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我选择了打造高水平‘天府粮仓’这个题目。”李兰英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每年都会在政协全会召开前2个多月前发布《提案选题参考目录》,供委员们提前思考、及早准备。”县政协提案和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鄢晓飞介绍,在十届五次全会召开前,县政协根据县委、县政府最新会议和文件要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梳理出提案参考目录100余条,最终整理形成49个提案选题目录,供委员们撰写提案参考,其中紧扣县委“农业兴县”发展主线的选题就有10个。
据了解,为助力井研打造“天府粮仓”丘区样板,2023年以来,县政协围绕“加快推动晚熟柑橘产业提档升级”开展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围绕“加快粮油走廊建设”组织委员深入调研;围绕“推进白井干渠工程(岷茫水系工程一期工程)建设”开展视察监督……先后向县委县政府报送调研视察报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10余件,均得到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转给相关部门办理。
在积极建言献策的同时,今年以来,县政协还组织委员深入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和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先后深入三江镇、千佛镇等地实地查看玉米、水稻、大豆等大春作物栽种和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指导,并依托“田保姆”委员工作室、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等开展科技培训、技术示范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会10余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余次,受益群众达3000余人次。
“委员示范”注活力
初夏时节,正值油菜籽收获后的加工季。5月23日,走进井研县“老农民”农事服务中心,日均榨油近4000斤的智能化榨油设备运转不停。刚刚进厂的新型智能化烘干机也在工人们的一声声吆喝中,逐步安装到位。
“我们引进了四台智能化上下无搅笼烘干机,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效率高。”县政协委员、井研县“老农民”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周建伟介绍,去年农事服务中心全年烘干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高粱等农作物大约5000吨,预计今年能够烘干1万2千吨左右。
在县政协建立的宝五镇百里粮油走廊委员履职实践基地,“老农民”农事服务中心作为提供粮食种、防、收、储一站式服务中心,不仅保障了当地4万余亩耕地的粮食安全,还承担了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的职责,通过销售大米、菜籽油、碎米酒等产品,实现年均300余万元的附加值。
在王村镇梅旺村,自4月上旬首批小龙虾抢“鲜”上市以来,县政协委员、小桥村生态稻虾养殖专合社负责人朱桂蓉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在自家创办的聚谊农场里忙碌着,为前来钓虾、吃虾的游客们称重、装袋和烹饪小龙虾美食。在朱桂蓉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示范带动下,王村镇稻虾现代农业园区小龙虾养殖规模已超15000亩,农旅融合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2000元。
在马踏镇南河村,县政协委员、南河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帅国文采用“两季玉米+蔬菜”模式种植的糯玉米喜获丰收,预计今年的产量达到30万斤,产值达到50万以上,不仅为南河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的优势资源,同时也带动了宝五镇、千佛镇的专合社进行该模式的发展。
在百里粮油走廊上,一个个政协委员的履职身影,如一股股清泉,流淌、汇聚,为井研打造“天府粮仓”丘区样板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供稿:井研县政协 刘璇 毛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