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天府旅游名镇金字招牌 苏稽古镇旅游景区以千年古韵唱响文旅发展新篇章

2024-05-14 11:3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峨眉仙山第一村  跷脚牛肉第一镇”,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的苏稽古镇,始建于隋朝,自古以来水陆通达,商贾云集,素有“鱼米之乡”“美食之乡”“丝绸之乡”“龙灯之乡”等美誉,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先后荣获天府旅游名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四川省特色小镇、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镇、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等殊荣。

近年来,苏稽古镇紧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跷脚牛肉、米花糖这两个精品产业、富民产业的发展,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美食文化资源,高品质打造苏稽古镇,实现千年古镇的华丽蜕变。2023年,苏稽古镇旅游市场强势复苏、持续火爆,累计吸引游客800余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3亿余元。2024年初更是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五一假日持续火爆,累计接待游客45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03万元。

立足美食经济,实现千年古镇华丽蜕变

苏稽古镇又称桂花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坐落于乐山大佛—峨眉山两大世界遗产圈中心地带,是名山、名佛之旅的黄金驿站,历史文化悠久、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坐拥唐代天王寺、清代茹公桥等文物古迹30余处和4A级旅游景区1处。这里不光有多彩的人文历史景观,丰富的美食文化更是苏稽古镇吸引游客的最大“法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跷脚牛肉”“米花糖”发源于此,红糖饼、牛肉饼、徐凉糕、二食堂卤鹅、四娘咔饼、黑糖刨冰等各种本地美食琳琅满目,甜皮鸭、绵绵冰、冰粉、葱油酥、豆腐咔咔等乐山著名美食也云集此地,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打卡。为此,当地政府立足跷脚牛肉这个IP,以美食经济为核心,先后投入近4亿元,高标准规划建设打造苏稽古镇,完成风貌改造、景观绿化、街道美化,实施安福堰综合整治、苏稽古镇二期改造、峨眉河风景道、荻坪路建设等重大项目20余个,建成了安福堰鱼鳞坝戏水平台、峨眉河水上游乐项目、跷脚牛肉非遗馆等新兴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展古镇旅游业态,成为了新晋“网红打卡点”。

精准发展定位,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该镇坚持以跷脚牛肉这一产业为主导,始终秉承“少而精、精而专”的发展理念,立足三产、转型二产、连接一产,推美食品牌、兴美食加工、建产品基地,全力打造跷脚牛肉百亿产业链条,实现了一、二、三产协同发展。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全面推进品牌化、标准化、连锁化发展战略,打造苏稽跷脚牛肉总部经济。协同四川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战略合作,推进食材标准、制作标准等体系构建,支持本土企业“走出去”和外地企业“引进来”,建设跷脚牛肉预制菜产业园,通过品牌引领、标准引领两大举措,实现跷脚牛肉标准化、预制化、品牌化发展。目前,该镇已发展有乐山清苏桥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罗城牛肉食品有限公司、乐山食久香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10余家,特色餐饮门店近800余家,通过直营连锁、特许加盟在全国发展跷脚牛肉加盟门店近万余家,构建起了辐射全国的特色餐饮体系,跷脚牛肉年产值超70亿元。

坚持多元融合,带动全域振兴齐头并进

围绕“千年苏稽、百年味道”定位,包装打造苏稽米花糖、苏稽跷脚牛肉等品牌,多次荣登央视《走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栏目。以特色民俗节庆活动作为古镇旅游新爆点,打造特色文旅“IP”,常态化开展鱼鹰捕鱼、牛儿灯等民俗表演,举办美食文化活动、跷脚牛肉坝坝宴等特色活动,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村晚展示点位。该镇在扶持跷脚牛肉、香油米花糖等本土特色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各类特色美食和文创体验、咖啡小院、高端餐饮等新兴业态,将苏稽古镇文旅业态向“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和全品类拓展,培育古市香、老牛筋、梵越民宿、沁香小院等优质商户50余家,为本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成功打造峨眉河和大渡河骑游风景道、乌木苑旅游环线,通过形成产业旅游环线有机串联苏稽古镇、乌木苑、天王寺等景区景点,大力带动周边村、社区乡村旅游和集体经济发展,培育星级农家乐10余家,新打造形成桑竹小院、牧童亲子营地、牧田马场营地、玖樾海棠民宿酒店等一批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实现全域皆是景、全时皆可游,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3万余人,用产业发展成效反哺乡村振兴。(供稿:乐山市市中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