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区政协以“小”搏“大”谋发展聚共识

2024-04-01 10: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今年以来,乐山市沙湾区政协认真落实省、市政协“有事来协商”工作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守正创新,着力优平台、抓落实、求突破、务实效,深入推进“有事来协商”工作,组织开展各类专题协商12场次,以“小”搏“大”,凝智聚识,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多个,把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受到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广大委员积极支持、基层群众真情点赞。

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区政协始终秉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理念,立足在镇、村和重点产业园区全覆盖建设的105个“有事来协商”平台,聚焦党政工作大事、民生改善实事、社会治理难事,通过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荐题、各方征题等方式确定协商主题9个,广泛开展园区小协商、田间微协商、院坝随协商等形式多样的“有事来协商·委员来帮忙”协商活动,助解群众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2至3月,区政协围绕全区5万多亩春茶采摘用工荒问题,组织市、区政协委员深入各镇重点茶叶种植基地,以镇(街道)政协联络站为依托,通过实地调研和就近召开小微协商会,形成强化宣传发动、加强协调对接、做好安全保障、免费车辆接送、提供温馨服务等协商成果,促进全区春茶采摘期间每日有1万余采茶工在基地采茶,有效解决采茶人手不足问题。

以小“主体”参与大发展

坚持开门协商,由区政协牵线搭桥,通过发文邀请、自主报名、专家人才库抽选等方式,遴选参政水平高、代表性强的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行业专家、乡贤能人等参与“有事来协商”,服务全区经济大发展。2月下旬,在轸溪镇召开的“防止耕地撂荒·守护粮食安全”专题协商中,区政协组织市、区政协委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厘清经纬主线,在协商中坚持群众“提”、委员“议”、专家“评”,形成强化耕地保护法规宣传、加强风险地摸排汇总、为有意愿的企业和种植户牵线搭桥及强化农资保障、加强农技指导等协商成果,受到轸溪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悉数予以采纳,促进镇内4户农业企业租赁周边耕地150余亩,22名外出务工村民返乡耕种自家耕地60余亩,25户举家外出务工农户自愿将40余亩耕地无偿交由邻居耕种,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租赁耕地70亩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确保了全镇320余亩有撂荒风险的土地全部种上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促进全镇耕地得到全面有效利用。针对牛石镇红房子艺术村大渡河文化博物馆建设存在的实际困难,于3月底区政协组织市区政协委员、智库专家、铜河乡贤等召开专题协商会,形成主动融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乐山段建设、科学制定建设方案、整合各界资源力量、精准收集实物资料、分步精心精致布展等协商成果被建设方采纳,促进博物馆建设有效推进。

以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在全区政协委员中开展“委员群众面对面·履职为民心连心”活动,将143名区政协委员下沉9个镇(街道)政协联络站和92个村(社区)参与基层决策、产业发展及社会治理,推动“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3月下旬,区政协针对沙湾镇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但因无中药材加工厂而致药材以粗级产品出售效益不高的问题,组织下沉的市区政协委员深入一线履职,面对面问需问计问策于民,并就近召开专题协商会,形成的打好移民牌争取项目、利用闲置房产资源建设项目、带动基地辐射周边镇村等协商成果,有效促进项目顺利开工建设。3月26日,区政协针对沙湾粮蔬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品种不够优、产业体系不健全、资源整合不到位、产品销售较为乏力等问题,组织各界代表深入园区开展心连心服务活动,通过专题协商形成的发展特色高品质粮蔬品种、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强化农作物科学精细管护、以工业园区废气余热资源为温室能源、建设粮蔬冷藏冷冻库促进农产品保鲜、拓展国际国内粮蔬市场、发挥网红委员带货促农增收等协商成果,为园区发展把好脉、处好方、开好药、施好治,促进园区发展提质增效。(供稿:沙湾区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