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边彝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一路相守,我们汇集了一群“最美的人”

2024-03-01 15: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从脱贫路到振兴路,一路走来,虽步履蹒跚,但收获满满。近年来,县乡村振兴局先后获评“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辛勤与汗水,凝聚了这群“最美的人”的智慧与力量。 

“虽然这几年的工作很艰辛,但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和大家一起成长,一起见证彝区的蜕变,我感到很幸福!” 蔡南玲说道。 

90后女孩蔡南玲大学毕业后便考进了县扶贫移民局,作为涉农资金项目工作的联络员,她要负责协调乡镇和部门,收集项目建设进度、资金划拨进度,完善项目库系统建设,这是一项精细活儿,有时反馈的系统数据问题高达2000余条,需要逐一整改,出不得半点闪失。2021年12月,省级巩固脱贫成果实地核查评估时,蔡南玲刚怀孕两个月,仍然同大家一起准备迎检资料,加班到凌晨,没有一句怨言。2022年度11月国家衔接资金绩效评价抽中马边时,看到工作群里大家都忙着迎检,还在哺乳期的她,不顾家人反对,愣是背着3个多月的娃回到了工作岗位,与大家并肩作战。

这些年,在县乡村振兴局,“5+2”“白+黑”是常态,局办公室的灯从来都是半夜才熄灭。全局20名工作人员,有14名女同志,部分面临生育问题,对于她们,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代玺艳心里装满了愧疚。“按理说应该是提前请产假休息,我们单位不一样,产妇都是‘抵拢坎’,一直干到生产。”代玺艳回忆,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她看见宋俊丽蜷缩在沙发上,便让她赶紧回去,宋俊丽却说要等乡镇部门的整改报告交完才走,当天晚上,宋俊丽就生产了。

不止这些,在县乡村振兴局的日常工作中,有太多感人故事。

李科曼,负责衔接资金项目,在迎接国家资金绩效评价考核时,因连续加班导致面瘫,仍持续坚守岗位,领导赶也赶不走。

施敏,一个人负责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每年彝族年期间都联动乡镇信息管理员清洗数据,上万条问题数据,往往都是通宵达旦核实、修改,从来没有耍过“彝族年”,也从来没有要求过补假。 

还有为民办事解难“暖心人”王晓蓉,项目监管“敢较真”骆云强,东西部协作“活档案”杨玲,工程建设“百事通”李文……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精神也成了我们团队的团魂,从扶贫移民局到扶贫开发局再到乡村振兴局,一直传承。”代玺艳说。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一轮机构改革已经开始,但马边乡村振兴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永远不变!他们将不忘初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砥砺前行,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持续奋斗、踏实工作,让彝乡父老乡亲的生活更加美好!(供稿:马边县融媒体中心 邓忠平 杨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