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热线:李先生 18398631116 | 监督电话:13908239503
新 闻
NEWS
乐山要闻图文头条乐山新闻
区县新闻精准扶贫
产 经
INDUSTRY
教育文旅医卫交通 农林 财经
嘉州.人物生态.科技 法制.社会
区 县
COUNTY
市中区 五通桥 沙湾 金口河 峨眉山市
犍为 井研 夹江 沐川 峨边 马边 高新区
教师王显俊:大山里的“老黄牛”
2020-09-22 16:5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崔前东)从小学校园跨进中学校园,从数学教师成长为物理教师,对于60后乡村教师王显俊来说,每次转变都是成长路上的一次飞跃。

工作中的王显俊

王显俊,沐川县底堡学校中学物理教师,高级教师,默默扎根乡村40年,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在今年底堡学校举行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王显俊被评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从教以来,王显俊先后20多次获评县、乡和学校优秀教师,沉甸甸的证书记录了王显俊四十年“风雨兼程”的园丁岁月,也承载了他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清贫中的坚守

1980年,王显俊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进入沐川县干剑小学任教,担任小学数学老师,同时兼任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一干就是四年。那时经济条件有限,除了主抓教学工作以外,还要带领学生搞好生产劳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后活动,他带领孩子们勤工俭学,在校园空地上开辟“小农场”,到山上捡拾柴禾,将种出的蔬菜和捡来到木柴卖给伙食团充当班费,用换来的钱为学生添置羽毛球、篮球、课外书籍等。

据王显俊介绍,原来的住宿条件很简陋,一间教室分隔成四间教师寝室,每个月自带28斤大米到伙食团,荤菜按顿数每月结算,伙食团长由任课教师轮流当,每天上课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实行早班晚班。”王显俊表示,虽然教学资源匮乏,但师生之间,校长与老师之间相处融洽,经常组织羽毛球、篮球等赛事活动,日子过得相当充实。

由于家长教育观念不强,学生辍学在家放牛放羊,帮家里干农活的现象较普遍,王显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行一个教师包一个队的方式,对划定范围内的学生进行挨家挨户走访,动员学生上学,登记婴幼儿及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失学,王显俊起早摸黑,用脚步丈量大地,用汗水书写担当,上至高山、下至河谷,与家长沟通、劝说,不知道听过多少“多管闲事”的冷言碎语,也不知道吃过多少次“闭门羹”,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凭着王显俊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终于让山村学校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物理达人”的乐学课堂

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中师毕业后,王显俊进入底堡中心小学工作,一年后因教学工作出色,调入当时的干剑初中任教物理学科,从此开启一扇物理世界的大门。小学老师教初中?王显俊总觉得心里没底,也觉得对学生不负责任。于是,课余成了他“加油”“充电”的时间。凭着不服输的韧劲,王显俊参加自学考试获得物理教育大专文凭,也取得了初中教师资格证。“人生就如同鸡蛋,从外面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这是王显俊经常挂在嘴边,放在心上的座右铭。他说,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内心积极向上,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从普通变得更加优秀。

课堂中的王显俊

王显俊在中学物理教师圈是出了名的“大神”,从“物理小白”到“物理达人”,他不止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精髓,还善于钻研时代教育发展规律。在王显俊看来,梦想与兴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从教数十年的王显俊一直坚持营造探究型课堂,避免采用填压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他认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兴趣,拓展思维,往往能让学生打开眼界,受益终身。

20世纪80年代,由于执教的学校地处山区,教学资源匮乏,物理教学器材往往不够用,于是王显俊就借用矿泉水瓶、水杯、洗脸盆等生活用具以及弹弓、皮筋等常见的玩具,挖掘其中隐藏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

带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佳绩

在物理教学中,王显俊发现班上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由于长期缺少关爱,导致心灵闭塞、思维僵化,学习方法也是靠死记硬背。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王显俊在课堂上高举个性化旗帜,带着学生自制实验道具,从发电机到电动机,从望远镜到照相机模型,开展物理探究性实验课,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明白物理原理,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他还就地取材,以水轮机为切入点,带着学生到附近的水电站参观学习,走进机房里给学生讲解水力发电原理,让学生明白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他带着学生将气压计背到山上,了解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有趣的课堂氛围和神奇的自然规律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2011年,王显俊在乐山市教具制作比赛中一件获得二等奖,一件获得三等奖,被推荐参加省上评比并获得三等奖。同年,在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中获四川省指导教师三等奖,2名学生获得二等奖。

王显俊辅导学生作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王显俊对教材烂熟于心,上课根本用不着带书本。不服老的他仍然跟上了网络时代的潮流,在他的硬盘里存满了教学资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这些教学资源都是他从网上精心“淘”来的,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有趣。谈起王显俊,底堡学校教师肖方银感慨颇深:“王老师的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知识点到位,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都是精心选择布置,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倔强的“老黄牛”

百世之师,德被四方。王显俊教出了许多学生,常挂在他口头的一句话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看似简单的八个字,王显俊不仅言语尽至,也是身体力行。随着年龄渐高,“老年病”随之袭来,倔强的“老黄牛”着实让人钦佩。去年一天,王显俊牙龈脓肿,需住院输液治疗。此时正值毕业班关键时期,为了不影响复习迎考,王显俊就上午输液,下午返回学校继续上课,给学生列好重点内容、安排复习任务,就这样“扛”了几天。“毕业班本来时间就不够,一节课也不能耽搁,我能坚持下来,不能因我教这科拖了后腿。”王显俊表示。

宁静的乡村,也会飞来横祸。2010年一天晚上,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王显俊骑着电瓶车往家赶,路上突然窜出一条狗向王显俊扑来,因电瓶车电力不足及灯光不亮,躲闪不及,王显俊被狗咬了一口,经消毒处理后,第二天被狗咬伤的腿还是肿了。为了不耽误课程,忍着剧痛,王显俊依然没有向学校请假,他找来一个棍子当拐杖,拄着拐杖来到学校,一瘸一拐走上讲台继续为学生上课。

由于学校师资不足,王显俊一直教三个班的物理,加之他的教学成绩突出,学校把重任压在了他的肩上。此外,他还要负责电教设备及实验器材的管理,“光杆司令”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他从没有因此抱怨过。从教四十年来,无数次去县城教书的好机会摆在眼前,都被王显俊婉言谢绝。他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深知教育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艰难困境中冲锋在前的重大意义。”

“和王老师在一起很快乐,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会觉得自己很能干;在生活中,我们又发现王老师讲的知识真的无处不在。”学生这样评价王显俊的魅力教学。以至于后来他教的学生在读大学选专业时,曾骄傲地告诉他,因为习得了不少物理知识,所以特意选择了与物理相关的专业。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离开这块土地可能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但留在这里,却承载着无数农村家庭的希望。王显俊用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践行着他不变的初心,在教育这块热土上不懈挥洒着心血,谱写着教育征程上的辉煌篇章。

 

编辑: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