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金融组合拳助力生猪养殖产业发展 五通桥农信联社 供图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法,是助力贫困户脱贫奔康的长远之策。近年来,无论是示范带头的龙头企业,还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产业带头人,五通桥农信联社都充分为其赋能,注重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县域经济、赋能脱贫攻坚的重要功能,助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奔康。
精准滴灌 “贷”动产业大步向前
“厂房升级了,设备更新了,流动资金难题也得到了解决,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说起五通桥农信联社,乐山市庙儿山种公猪站负责人兰俊华忍不住点赞,正是五通桥农信联社多年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浇灌着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从2008年开始,农信联社的信贷支持就像‘及时雨’,灌溉着企业茁壮成长,10多年已累计为企业发放贷款500余万元,稳定的资金流助推了产业发展。”在兰俊华看来,五通桥农信联社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不仅及时而且人性化,无论是顺境发展,还是逆境“求生”,农信联社都会“量体裁衣”、办理贷款,金融活水让企业不断提档升级,也为企业业务向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行业生产受阻,生猪产业陷入“运输难”“饲养难”的两难境地,兰俊华的企业也在艰难寻求生机。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的通知》,推动生猪生产加快恢复,完善临时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增强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不压贷、不抽贷、不断贷,增加信贷资金,助力生猪产业恢复元气,带动大家走向致富路!”五通桥农信联社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积极对接兰俊华,了解企业养殖需求,主动解决企业资金困难,并通过引入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为其增加授信100万元,全力支持种猪、母猪生产保供。
真抓实干 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人口较快增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长期脱贫成果的根本举措。五通桥农信联社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在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等工作中真抓实干,助力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作为五通桥区产业致富带头人,近年来,兰俊华在持续金融支持下,所经营的乐山市庙儿山种公猪站与三利农牧有限公司不断发展升级,为当地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目前,这两家企业为当地贫困户找到了家门口的就业路子,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这些农户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每个月有2500元的工资,有保险还有奖金,打工就在家门口。”近日,在庙儿山种公猪站务工的当地村民雷俊莲,对企业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雷俊莲的丈夫向乃文由于下半身瘫痪常年卧病在床,女儿正上初中,一家人的困难不言而喻。自2018年到庙儿山种公猪场工作后,雷俊莲每年5万元的收入,让一家人生活有了保障,日子也更有希望。
如今,在五通桥农信联社的倾情帮扶下,辖内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在产业的带动下发家致富的劲头足了、腰包也鼓了。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五通桥农信联社坚定不移地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扶贫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产业扶贫带动力。
持续助力 “造血”式扶贫显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就必须攻克。
惟其笃行,方显担当。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五通桥农信联社一直将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及农村经济组织为己任,以扶贫贷款发放为抓手,以完善服务功能为主线,鼎力支持精准扶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我们将持续用好相关扶贫贷款政策,加大相关贷款投放力度,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缺资金、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让贫困户在产业的带动下能真脱贫,脱贫后有奔头。”五通桥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将产业扶贫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抓手,积极与该区相关部门对接,对辖区内辐射范围广、经营效益好的企业进行全方位调研,根据企业资金需求合理制定授信规模。
产业帮扶重在“造血”,关键在“扶”。对此,五通桥农信联社积极强化沟通互动,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化帮扶措施,同时针对普遍存在缺少足值抵质押物的问题,推出了“种养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信贷产品,通过信用、担保、抵质押等多种组合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自2016年9月以来,五通桥农信联社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975户,金额4480万元;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6笔,金额2783万元。截至5月末,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2266万元,占全区金融机构的97%;产业扶贫贷款余额2783万元。五通桥农信联社为该区经济持续长效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以实际行动切实担当起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的责任与使命。乐山日报 记者 祝贺
原标题:金融聚力 富民产业助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