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四川新闻网消息 (蒲晓君 记者 李举涛)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圆满落幕,奥运健儿们的精彩表现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精彩奥运的背后,离不开许许多多餐饮工作者细致周到的服务和尽职尽责的付出。来自乐山市人民医院营养食堂的李霞和肖禹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
![]() |
“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是无数运动员的梦想,而能够通过自身的技能和特长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餐饮服务也是我们的光荣。”回忆起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做餐饮服务保障工作的李霞、肖禹仍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
去年11月,乐山市人民医院营养食堂服务主管李霞、厨师肖禹在冬奥餐饮服务保障测试赛中脱颖而出,参加了冬奥会餐饮服务保障工作,肖禹还参加了冬残奥会的餐饮服务保障工作。他们和同事们一起高标准保障了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ABC三个大场馆、25个供餐点位、每天5500人次、合计保障18万人次的就餐服务,受到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的赞扬。
![]() |
李霞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媒体楼”工作岗位上
“通过了测试赛,就一直做着准备工作,今年1月4日,我们出发去了张家口,因为疫情前期需要隔离,还要经过食品安全、消防、防疫等系列培训。1月25号开始正式供餐。”李霞介绍,冬奥会餐饮服务保障工作的标准高、要求严、服务细,对团队管理、每一个队员都是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今年冬奥会特别冷,室外温度达到了零下30多度,要保障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以及国际奥委会官员及技术员、裁判员、媒体记者的就餐,难度还是挺大的”。
![]() |
李霞给小组队员培训服务流程
冬奥会期间,作为媒体楼的餐饮服务主管,李霞带领小组队员提供全天候的茶歇及餐饮服务,为来自各国的记者朋友们提供多种中、西式餐及各式点心、水果和茶饮、咖啡等,让媒体中心的每一位友人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温暖服务,收到多封表扬信。“一些外国的媒体朋友为了对我们的服务表示感谢,临走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礼物。”李霞说。
“每次看到中国选手夺冠,我们也跟着很激动。”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李霞还能感受一把奥运的氛围,而在中央厨房担任厨师和分检主管的肖禹却因为“闭环管理”只能对同事们的“欢呼声”充满羡慕。
“中央厨房的工作采取三班制,早班凌晨4点开始,晚班要晚上11点半结束。”肖禹说,因为要给同事们安排工作,三班都需要亲自“体验”一番。尽管看不到奥运健儿的风采,但能够竭尽所能做好奥运会的餐饮服务保障,尽到一份责任也是自己的荣幸。
![]() |
肖禹在中央厨房
![]() |
肖禹给中央厨房同事们培训工作流程
“进入厨房的健康检查、验收货、消杀到切配、烹制、留样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操作,都不能有丝毫疏忽,还要根据参赛运动员和各环节工作者的反馈需求及时调整烹制,如根据运动员宗教信仰定制餐食、在特殊节日推陈出新提供贴心花样美味等。”肖禹介绍。他的厨艺受到运动员们、赛场技术人员等的众多佳评,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还为冬残奥会继续提供了餐饮服务。
![]() |
在圆满完成任务后,李霞、肖禹双双收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委会主席蔡奇联合签署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参与证书”。 乐山市人民医院餐厅经理陈静表示,希望这份为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的荣光激励他们、激励食堂的员工们更好地做好医院的餐饮服务,保证饭菜的丰富可口,真正服务到“胃”,确保医院职工营养合理。(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