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摘要:近年来,在夹江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夹江农信联社深入贯彻中央扶贫政策,利用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本地经济发展,通过“金融+产业扶贫”,将“输血”转变为“造血”,投放茶产业链贷款343笔,金额2.68亿元,培育了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和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2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陶瓷企业发放贷款2.7亿元,陶瓷零售业发放贷款1.7亿元,上下游关联企业和个体发放贷款约2亿元;发放扶贫贷款825笔,发放金额3096万元。在向产业信贷投放的同时,推出如劳动用工、农产品收购、土地流转等不同形式的举措,持续有效的带动周围农户增收致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服务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农信力量”。
四川新闻网乐山7月6日讯(黄路 王奎)位于四川西南的夹江县,占地面积748.47平方公里,人口35万,支柱产业为核、瓷、林、纸、茶,有“中国西部瓷都”、“中国绿茶出口强县”、“千年纸乡”之称。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夹江茶叶产量稳居四川省第二位,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3.2万吨,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茶产业综合产值近50亿元。近年来,在夹江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夹江农信联社深入贯彻中央扶贫政策,在“茶”产业等支柱产业扶持上下足“绣花”功夫,利用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本地经济发展,通过“金融+产业扶贫”,将“输血”转变为“造血”,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为服务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农信力量”。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为脱贫目标带来新的挑战。当下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茶采摘时节,春茶周期短、时间紧,如果茶叶加工企业不及时复产收购鲜叶,春茶将面临全面“放荒”局面。按往年数据,春茶产值占全年的60%左右,若按每亩6000元年产值计算,全县茶农将面临9亿元的直接损失,影响4万茶农增收。按夹江约260家茶叶加工企业每家每天用工10-30人、每人每月3000元工资、夹江本地农民用工占比95%左右计算,将直接影响5000人的收入和就业;与此同时,夹江4000多户贫困户中,有约1800户可通过采摘茶叶或到茶叶加工厂打工实现增收或脱贫,采摘茶叶每人每天3-5斤,每斤人工费25-30元,每天可收入75-150元,每月约有3000元收入。因此,在夹江,茶叶是许多人赖以生存的饭碗,茶产业的兴衰影响到千家万户,也直接关系着全县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 |
为切实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银行作用,助推扶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夹江农信联社认真研判市场,形成了“茶农+农信社+农担+茶企”、“茶农+农信社+合作社”的茶产业链扶贫模式,提供丰富的金融政策和优惠,让更多茶企或者茶叶合作社加入进来,全力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贷款优惠降成本。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夹江农信联社严格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一方面通过展期、续贷、重组、调整还款计划、适度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措施,缓解疫情期给茶产业客户带来的还款压力。另一方面对于贷款到期不能履行的,按流程进行无还本续贷,利率较原来降低了10%以上。对于恢复经营性贷款,在第一还款来源充分的前提下,适当弱化了担保方式,贷款利率较疫情前优惠了10-50个基点。同时,积极与省农担公司对接,将茶产业贷款担保费率由原1%降低至0.5%,有效降低了茶产业客户的融资成本。
绿色通道抓效率。夹江农信联社为茶产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快贷款各环节运作速度,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建立疫情防控期间茶产业贷款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审查审批,从调查到放款,信用贷款控制在2天以内,担保贷款控制在3-5天以内,切实提高了办理效率,保障了茶叶加工企业的尽快复工生产。
协会授信增信心。虽然夹江农信联社对支持茶产业复产的贷款做了大量宣传营销工作,但是由于疫情防控限制,一方面宣传还不能做到完全覆盖,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原因,结算账期较往年延长,融资需求增大,茶叶加工户对能否贷到足够资金心怀忐忑。为此,夹江农信联社对夹江县茶业协会158位协会成员集体授信5亿元,有效增强了其复产信心,也通过茶业协会成员的宣传带动作用,让更多的茶叶加工户了解到夹江农信联社信贷支持的力度和强大,有信心、有资金尽快恢复生产,让鲜叶不放荒,让茶农有收入,让工人有岗位,让需求得满足。
![]() |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最大限度支持春茶恢复生产,降低茶企融资成本,该联社还与县政府通力合作研发“战疫情复生产茶产业助力贷”产品,并向人行申请1.8亿支农再贷款,为茶产业经营者解决短期流动资金需求,为茶产业链顺利复工打了一针强心剂。有了农信社的信贷支持,各茶叶加工厂有了收购鲜茶叶的资金,广大茶叶种植农户增收的希望变成了现实。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劳动力又有了发挥作用的地方,同时,他们自己种植的茶叶也能快速地变成现金。
![]() |
茶香四溢,香飘万里,茶产业链的兴旺繁荣,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如今,夹江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年产茶叶3.2万吨,从业人员超过15万,茶产业综合产值近50亿元,产量稳居全省第二,截止目前,该联社共投放茶产业链贷款343笔,金额2.68亿元,培育了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和四川洪椿茶业有限公司2家省级龙头企业,生产的绿茶已跨出国门,远销中亚及北非等国家。
![]() |
除了茶产业,夹江农信联社也在瓷、纸、林、农作物、新能源等产业扶持上并行发力。2020年,脱贫攻坚到了攻城拔寨、全面收官的阶段,该联社为县域经济发展换上金融“引擎”,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深度融入到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之中。
对个体,该联社提供了丰富的扶贫金融产品满足多样化需求,以“整村推进”方式持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投放,充分满足脱贫户、非贫困户的后续融资需求,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针对于困难学生、城乡创业者等群体,提供“创业贷”、“生源地助学贷”产品,强化“就业扶贫”、“教育扶贫”,鼓励创业求学,深化扶志扶智;以“惠生活”电商平台为纽带创新“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形成“品种+技术+资金+销售”渠道链条,为当地柑橘、藤椒、豆瓣酱、茶叶等特色扶贫农产品提供广阔销路;在向产业信贷投放的同时,推出如劳动用工、农产品收购、土地流转等不同形式的举措,持续有效的带动周围农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该联社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825笔,发放金额3096万元。
对产业,该联社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巩固扶贫成果,不断促进产业“奔小康”,通过为企业和企业主提供“川茶贷”、“致富通”、“惠商贷”、“税金贷”、“瓷都卡”等创新金融产品,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满足多元化需求;推广“蜀信e”、“惠支付”等电子银行业务,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强银政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送真经、解难题、献对策”,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机能,不断促进产业朝智能化、环保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该联社党委书记表示,我们要着力打造有社会责任感、有情怀的“三农”银行,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持续不断的助产业“造血”,让更多群众迈上“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