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四川新闻网乐山6月17日讯(蒲晓君)受今年恶劣气象条件影响,乐山市夏季臭氧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成为制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主要因素。近日,市生态环境局邀请四川大学楚英豪教授、暨南大学李梅教授、西南交通大学王文勇教授、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陈军辉研究员、乐山市气象台陈贝副台长对乐山臭氧防治工作进行技术研讨交流。
臭氧生成机理复杂、涉及面广、具备隐蔽性,导致治理难度大,在晴空下成为空气质量的“隐形杀手”,是乐山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中的难点、痛点。臭氧污染的显现,标志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更高水平、更高难度的治理阶段。
![]() |
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受恶劣气象条件影响,乐山夏季臭氧污染形势严峻。为有效应对臭氧污染的严峻形势,应从精准化、科学化、系统化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工作。
一是精准化治理。做好臭氧前体物排放源清单、重点企业源组分清单编制工作,夯实工作基础。围绕重点行业企业排放管控展开行动,加强治理设施检查,开展减排措施有效性分析,加快推进重点企业减排工作。
二是科学化治理。分析气象因素影响,结合乐山的地理位置,深入分析气象条件对臭氧影响,利用科技手段控制臭氧。利用现有的科技设备,加强对VOCs的监测,进一步探索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模式,且治且思,做好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氨协同减排。
三是系统化治理。根据臭氧变化形势,不定期开展臭氧专题研究,进一步完善乐山及周边区域臭氧防控方案、控制对象、控制目标。深化内部区县联防联控,确保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强化外部区域协同防控,加强与相关城市臭氧污染防治经验交流,引入好的方法、经验,统筹协调区域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充分运用先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