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四川新闻网乐山11月21日讯(王勇 杨琴)“近期,我们刚完成了总投资40余万的蓄水池翻修和新建项目,解决了120多户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第一批破旧房新建项目也通过验收,17户村民的建房补助款即将到账。”日前,马边彝族自治县袁家溪乡额洛村第一书记阮丹指着附近热闹的施工现场说道,“等第二批干完,村民的安全住房问题也全部解决,下一步就主抓环境卫生整改。”
阮丹是一名硕士研究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2018年6月,阮丹来到偏远的袁家溪乡额洛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 |
阮丹查看住房建设情况
走村入户,解决困难
阮丹驻村的马边县袁家溪乡额洛村是省定贫困村,基础条件差,贫困发生率高,又属纯彝族村落,受传统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影响,村民的经济来源极为单一,为了迅速打开局面,阮丹一头扎进村里,遍访贫困户,“只有让彝族老乡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才能调动脱贫的积极性。”她将村民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发展难题一一记在本上,也牢牢记在心中,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扎实推进问题的整改。
![]() |
阮丹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情况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新建的联户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建设的通信基站,解决村里通讯信号弱的问题;启动的破旧房新建改建项目,解决了困难户的住房问题;考虑到额洛村民擅长种茶,阮丹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带领村组干部向上申请了170万元涉农项目资金,因地制宜地建设73亩茶叶种植基地,扩大了村级产业发展规模。此外,额洛村还联合其他村、企业发展养殖、种植产业:投入180万元,入股四川巨海渔业有限公司的冷水鱼养殖项目,全村每年获得14.4万元集体经济分红;与相邻的袁家溪村合作开展了“6+X”项目,种植青梅391亩,获得财政补助近20万元。这些脱贫的产业项目进一步优化了村级投资发展方式,优化了村里的产业结构,为村民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 |
阮丹与村篮球队员合影
“这个第一书记厉害!“这是村民对阮丹工作的评价。在一年多的驻村工作中,阮丹爬山过坎,走遍了额洛村的每户人家和角落,村民们都记住了驻村工作队中这样一个汉族女娃娃。如今的额洛村扶贫产业渐成气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阮丹也变了不少,原本长相白净的她,变得黝黑粗糙。村民们一开始叫她“阮书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喊“丹丹”。现在老人们都喜欢叫她“好闺女。”
![]() |
阮丹手术后躺在病床
坚守职责,初心不改
自从驻村以来,阮丹勇敢地承担了驻村第一书记的重担,尽管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与挑战,但她都咬着牙一一克服,2019年8月,阮丹突发重疾进行手术,刚刚病愈即返回工作岗位,因担心她伤病复发,同事劝她放弃第一书记的工作,她笑着回答:“脱贫攻坚到了关键时候,这时候再换人,工作上肯定不熟悉,我不放心呀!”
![]() |
阮丹病愈后入户宣传环境卫生工作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阮丹一心扑在精准扶贫工作上,以柔弱的身躯担当重任,心牵困难彝族群众,千方百计为民办实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担当。袁家溪乡所有的驻村第一书记都像阮丹一样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可。2019年10月,在各方帮扶力量的协助与配合下, 袁家溪乡160多户贫困户退出贫困行列,实现全面脱贫目标,顺利通过了市级脱贫验收。省检国检在即,为了给马边县高质量脱贫目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袁家溪乡在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干部群众齐上阵,凝心聚力促振兴”的良好局面,全体帮扶干部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